

钟山旅游风景区就是位于这样一个红色包围的地带
钟山叠翠 钟山位于龙港西北部,与龙山隔富水河而相望,当地人习惯称它为钟山岭,此山乃汉魏著名书法家钟繇循迹修炼之处,故名钟山,钟山山下有106国道经过。龙港镇钟山村位于海拔500多米高的幕阜山内,全村1051户,5000人左右,山场面积8000余亩。山脚还另有公路盘旋直通山顶。登临送目,层峦叠嶂,景色秀美。山上气候宜人,茶林密布,竹海环绕,是旅游的好去处,有太仙庙(钟繇庙)、海螺洞(钟繇坐化处墨池(钟繇洗笔处)等景点可供观览。分别包括有:东头坳、秦家、黄家坜、邹家湾、水井下、梅团垴、中基畈、梁上孔、白杨潭、孔富塘、孔家墩、荻湖村、茨林坑村、界首村、墨池畈、毛洞村、下塔、上塔、杨家井等19个大村。
钟山的来历
钟山位于阳新县龙港镇西南部。106国道进入龙港境内,耸立于国道右侧的那一片茫茫大山便是钟山了。弯弯曲曲的朝阳河畔,沿一条山路蜿蜒而上,不到4里便可见烟火人家,与山下的世界相比,山上空气清新,山峦起伏,翠峰如簇,风景如画,别是一方天地。
钟山的来历,与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钟繇大有渊源。钟繇(151—230年),字元常,今河南长葛西人,三国时魏国大臣,著名书法家。东汉末为黄门待郎。曹操专政时,镇守关中。曹丕建魏代汉后,任为廷尉。魏明帝曹睿即位后,迁为太傅,故世称“钟太傅”。钟繇善书法,博取众长,尤精隶楷,开创了我国书法史上由隶入楷的时代新貌,在书法史上与后来的王羲之并称为“钟王”。
钟繇因何到钟山呢?相传,三国时期,曹操经过“赤壁之战”后,元气大伤,只率领残兵败将仓皇北遁。钟繇看到战火无情,生灵涂炭,无辜死伤者众,于是心生灰念,便带领一部分将士来到了钟山,广建田宅,创立基业。他精于医术,能医百病,为百姓治病分文不取,因此深受当地百姓敬仰。钟繇善书法,经常勤加练习。如今,在当地有一口水塘,塘水呈墨绿色,常年不干。据说这口塘就是钟繇“练字洗笔”的地方,此地也就因此得名“墨池畈”。清人张令闻游历至此,曾赋过一首《钟繇墨池》的诗:偶景旧迹想临池,胜概犹传钟繇迹。壁蚀苔苍无点画,雨添石溜更淋漓。游天一鹤归何处?戏海群鸿觉在兹。不是五灵重救活,中郎笔法竟谁诗?
“墨池畈”不远处有一山洞,在当地妇孺皆知,名为“钟繇洞”,相传就是钟繇修身之所。钟繇洞深九重,洞口朝西,呈圆形,直径约7米,洞口周围古木参天,翠竹青青,环境十分幽静。洞内结构奇巧,冬暖夏凉,进入洞中,左侧有一箩筐大小的圆石凳,石凳上方有一天然撑开的石伞,状若莲花,故名为“莲花伞”。传说钟繇就坐在这石凳上修炼。钟繇洞在当地又被称为“太仙洞”,是当地山民游玩休闲的好去处。在钟繇洞西侧有一处“钟繇太仙庙”,相传是钟繇去世之后,当地百姓思其恩义,自愿捐资修建的。太仙庙为砖木结构,古朴典雅,庙内梁柱上的雕画十分精巧,虫鱼走兽栩栩如生。石刻上有许多前人吟咏钟繇“洗墨池”和“太仙洞”的诗句,至今依稀可辨。